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性
2022-12 15:19发表 10次浏览

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,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,这个人才算活过。相反,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,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。——武志红

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性

妈妈:"宝贝,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?"

儿子:"去博物馆。"

妈妈:"还是去动物园吧,博物馆人太多了。"

儿子:"好吧。"

妈妈:"去动物园先看长颈鹿还是海豹?"

儿子:"看海豹。"

妈妈:"还是先看长颈鹿吧,海豹表演的时间太长了。"

儿子:"好。"

妈妈:"你想喝什么?果汁还是矿泉水?"

儿子:"果汁。"

妈妈:"我觉得还是喝矿泉水吧,喝果汁对牙齿不好。"

 

在我们身边,这样的场景经常会上演,这样的对话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。表面上,父母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,可是当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,父母往往又加以否定。有许多父母并非有意为之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孩子在长期不被父母认可的过程中,逐渐学会了顺从父母的意见,直至变成一个无比听话的孩子。

 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性

有人曾说:"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,但这绝对不是为了顺从别人,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"孩子听从父母的意见,不应该以博得父母的好感为目的,而要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,做出最正确的判断。

身为合格的父母,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,要知道对孩子进行过分的掌控会让孩子倍感束缚和压抑。当心理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,父母眼中那个听话的孩子,很可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。

 

过于听话的孩子,长大之后往往缺乏主见,这并不是孩子的错,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。只有不强迫孩子听父母的,给孩子自己决断的机会,孩子才能越来越有主见。优秀的父母,应该给孩子表达的机会,在孩子提出正确的观点时,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,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。

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性

父母想合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,可以从以下参考:

一、示弱

父母应当明白,孩子的能力并不是非常全面的,因此他们需要锻炼和发展的机会。如果父母什么都为孩子包办了、什么都替他想好了,他还需要动什么脑筋?所以,即使父母的能力非常全面,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强势,切忌事事替孩子包办。有时父母表现得弱一点、笨一点,反而能激发孩子的潜能。

 

二、做辅助者

为了帮助孩子减少出错的几率,给予孩子自由时间不要毫无底线,也并非不需遵守纪律,一定要和孩子做好事前沟通,并且定好规则。当孩子不能遵守事前定好的规则时,可以将孩子暂时隔离或是停止自主权利,让他有时间及空间自我反省,也可请孩子自行负担错误结果。

 

三、做观察者、引导者

也有很多父母起初愿意给予孩子自主权,但是当孩子出现错误、面临失败时,父母会感到愤怒,甚至将孩子的失败视为自己的失败,因而感受到羞辱并将不好的情绪转接到孩子身上。这样会使孩子丧失信心,最后变得依赖心理更强。家长朋友们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。孩子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都是很正常的,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沟通,引导孩子自我反思,说说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,需要如何改进。孩子非常需要在失误之后有自我反省、自我觉悟的机会。通过这样的反思,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经验,越来越有掌控力和自主性。


声明: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,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,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,联系方式请点击【侵权与稿费】。